沽貨定長揸?跌市時的兩難抉擇

近期港股及美股節節下挫,前者於 2022 年 3 月 15 日更一度跌穿 18,500 點,創超過六年的收市新低。在人心虛怯下,不少人腦海或會浮現兩個按鈕——「沽貨」還是「長揸」?在市場調整期間,情緒往往是最大的敵人,很容易誘導我們作出不明智的決定,一旦撳錯掣,跌市沽貨這種操作將令賬面損失變成實際損失,並失去潛在的資產升值機遇,代價高昂。

投資如人生一樣有高山低谷

投資市場就如人生一樣,不會永遠一帆風順,總有高山低谷。股市亦不會永遠上行,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地緣政治不穩、令人失望的企業業績或其他負面因素,均會影響股市走勢,因此不時出現回調屬正常現象。

波動市下以折扣價買入優質股

投資者可以將回調視為股市回升至高點之前的重置,如果你正為未來進行長線投資,短期的回調或許不是改變投資策略或更換組合的理由。相信大家都聽過「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句話,出自投資名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認為市場下跌時,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以折讓價買入優質股票的好時機。當市場反彈時,就能發揮資產升值的效果,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以為美股為例,過去 20 年一定會有上落,但平均年回報率約為 6.7%。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繼續投資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人所獲得的回報,是那些在短短三個月內離場的人兩倍之多。

長線投資以靜制動回報更佳

由此可見,作為一名長線投資者,應對波動市況的可行策略是持續投資,而非輕率「換馬」或離場。當然,跌市時要保持投資紀律,信念一定要夠堅定。假如對自己缺乏信心,也可透過投資合適的產品,交由專業團隊靠著數據管理你的資產,以免因個人情緒作出不明智的投資決定,與資產升值機遇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