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4年12月5日

比特幣ETF投資攻略|隨住美國SEC及香港證監會先後批准比特幣(比特币、Bitcoin)現貨ETF,新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計及比特幣期貨、衍生工具、反向比特幣ETF等,港美兩地股票市場已經有超過30隻比特幣相關ETF。本文將深入解析不同市場的比特幣ETF工具,助您掌握投資機遇。
香港股票市場的比特幣相關ETF比較
目前香港最受關注的比特幣現貨ETF總資產管理規模在2024年8月份已突破20億港元,當中華夏比特幣ETF (3042)資產管理規模(AUM)最大的比特幣現貨ETF,不過嘉實比特幣現貨ETF (3439)及博時HashKey比特幣ETF (3008)收取的管理費則低見0.30%,

名稱 (代號) | 類型 | 管理費 (%) |
嘉實比特幣現貨ETF (3439) | 現貨 | 0.30% |
華夏比特幣ETF (3042) | 現貨 | 0.99% |
博時HashKey比特幣ETF (3008) | 現貨 | 0.60% |
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3135) | 期貨 | 0.89% |
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ETF (3066) | 期貨 | 1.99% |
美國股票市場的期貨及現貨比特幣ETF比較
美股與香港一樣有比特幣期貨及現貨ETF可供零售投資者選擇,且交易活躍,流動性充裕,管發行商收取管理費介乎0.15%至1.50%,明顯低於香港的0.3%至1.99%,不過本港的投資者則要面對時差問題。
相關文章:放眼全球格局,向「本土偏好」say no
根據etfdb數據,截至2024年12月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總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越昔日龍頭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迫使Grayscale在2024年中推出「價格戰產品」、管理費低至0.15%的Grayscale Bitcoin Mini Trust (BTC),並在11月中進一步推出GBTC及BTC的期權交易,被視為比特幣年尾升浪的其中一個催化劑。
名稱 (代號) | 類型 | 管理費 (%) |
Grayscale Bitcoin Mini Trust (BTC) | 現貨 | 0.15% |
Franklin Templeton Digital Holdings Trust (EZBC) | 現貨 | 0.19% |
Bitwise Bitcoin ETF (BITB) | 現貨 | 0.20% |
VanEck Bitcoin Trust (HODL) | 現貨 | 0.20% |
Ark 21Shares Bitcoin ETF (ARKB) | 現貨 | 0.21% |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 現貨 | 0.25% |
Fidelity Wise Origin Bitcoin Fund (FBTC) | 現貨 | 0.25% |
WisdomTree Bitcoin Fund (BTCW) | 現貨 | 0.25% |
Invesco Galaxy Bitcoin ETF (BTCO) | 現貨 | 0.25% |
Valkyrie Bitcoin Fund (BRRR) | 現貨 | 0.25% |
Hashdex Bitcoin ETF (DEFI) | 現貨 | 0.90% |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 | 現貨 | 1.50% |
Valkyrie Bitcoin Miners ETF (WGMI) | 期貨 | 0.75% |
Bitwise Bitcoin Strategy Optimum Roll ETF (BITC) | 期貨 | 0.92% |
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 (BITO) | 期貨 | 0.95% |
Bitwise Bitcoin and Ether Equal Weight Strategy ETF (BTOP) | 期貨 | 0.95% |
Valkyrie Bitcoin and Ether Strategy ETF (BTF) | 期貨 | 1.24% |
ProShares Bitcoin & Ether Market Cap Weight Strategy ETF (BETH) | 期貨 | 1.33% |
ProShares Short Bitcoin ETF (BITI) | 期貨 | 1.33% |
比特幣期貨是什麼?比特幣期貨ETF與現貨ETF有什麼分別?
比特幣現貨ETF資產價值與比特幣價格直接掛鉤,有支撐ETF的是一個個的比特幣,資產由專業託管機構保管資產,需要冷錢包等安全設施。香港的比特幣現貨ETF發行商均設有的實物申贖,較美國僅限使用現金更具彈性。
至於較早面世的比特幣期貨ETF是則投資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等平台提供的比特幣期貨合約。

比特幣期貨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允許交易者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以預先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比特幣,藉此模擬比特幣價格走勢,而不會實際交付比特幣。投資者可以選擇做多(預期價格上漲)或做空(預期價格下跌),從而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獲利;同時比特幣期貨通常以保證金形式交易,這意味著交易者只需支付合約總價值的一部分即可開倉。這種槓桿機制可以放大收益,但也會增加潛在損失
基於比特幣期貨交易的是未來某個時間點交割比特幣的合約,導致比特幣期貨ETF需要按月轉倉,相關轉倉成本等因素亦會影響比特幣期貨ETF表現。另外,持有比特幣期貨ETF的投資者不涉及實際比特幣的擁有權。
哪個比特幣ETF是最佳選擇?

目前哪個比特幣ETF是港美市場最佳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取決於投資者個別情況,以當下全球市值最大的是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為例,發行機構貝萊德實力雄厚,具有較高的交易量和流動性有利於投資者靈活進出,且是現貨ETF,IBIT直接持有比特幣,能夠更緊密地追蹤比特幣價格,減低追蹤誤差,但IBIT的管理費並非最便宜,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難稱得上最佳比特幣ETF,且以美元計價,所以香港投資者要面對匯率風險及美股交易時間。
相關文章:1%投資成本 足以蠶食你的長期投資成果
簡而言之,沒有任何一隻比特幣ETF能夠滿足所有投資者,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比特幣ETF。
其他比特幣相關ETF(美股市場)
名稱 (代號) | 類型 | 管理費 (%) |
Simplify Bitcoin Strategy PLUS Income ETF (MAXI) | 期權策略 | 6.1% |
YieldMax Bitcoin Option Income Strategy ETF (YBIT) | 期權策略 | 0.99% |
Roundhill Bitcoin Covered Call Strategy ETF (YBTC) | 期權策略 | 0.95% |
ProShares UltraShort Bitcoin ETF (SBIT) | 反向槓桿 | 0.95% |
ProShares Bitcoin & Ether Market Cap Weight Strategy ETF (BETH) | 混合幣種 | 0.95% |
Bitwise Bitcoin and Ether Equal Weight Strategy ETF (BTOP) | 混合幣種 | 0.85% |
Global X Blockchain & Bitcoin Strategy ETF (BITS) | 混合資產 | 0.65% |
Simplify U.S. Equity PLUS GBTC ETF (SPBC) | 混合資產 | 0.5% |
Valkyrie Bitcoin Miners ETF (WGMI) | 間接投資 | 0.75% |
除了現貨及期貨ETF以外,美股市場尚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比特幣相關ETF產品。

BTOP、BTOP和CoinShares Valkyrie Bitcoin and Ether Strategy ETF(BTF)都結合比特幣和以太幣兩大加密貨幣;BITI及SBIT則提供予投資者反向操作比特幣價格的工具;MAXI、YBIT及YBTC屬於比特幣相關的期權策略etf,例如賣出看漲期權創造收益,同時提供比特幣價格變動的潛在獲利空間,但相應的管理費較為高昂。
部份ETF則將風險略為分散:Global X 區塊鏈與比特幣策略 ETF (BITS) 透過審慎管理比特幣期貨部位,並投資於區塊鏈技術和數位資產領域的創新公司以追求長期成長潛力;Valkyrie比特幣礦工ETF (WGMI)則是投資於至少50%收入來自比特幣挖礦營運及相關服務的公司。
相關文章:為甚麼標普500指數較你想像中更高風險 - 集中風險的潛在危險
投資比特幣ETF有什麼風險/注意事項?
投資比特幣ETF的最大注意事項必然是市場風險。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或下跌,投資者要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明智決策,切勿投資超過自己可以承受損失的金額。
與此同時,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平台上可以隨時交易,萬一在交易所休市時段比特幣價格出現重大波動,比特幣ETF的持有人無法即時止蝕及加注。
另外,在交易所買賣的比特幣ETF的價格可能與比特幣實際市場價格存在差距,而這種追蹤誤差可能由管理費、交易量等因素造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應視為財務建議。本文無意推銷任何特定投資,也無意提供或建議買賣任何特定證券。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投資金額的風險。過去的回報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投資者應考慮自身情況。此處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從事任何投資活動的要約、任何招攬、邀請或建議。本文章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