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交出模稜兩可的復蘇進程,受惠上年封城引致的低基數對比效應,表面上增張強勁,但物價、新增貸款及貿易數據均不足以說服市場。故此整體中、港股市疲弱,唯獨訴緒概念的「中特估」在這背景之下跑出,過去1個月炒作「中字頭」股票勝率甚至可高達七成,直到近日才開始由高位回調。
中特估是甚麼?
「中特估」全稱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在2022年11月21日,由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首次提出,並於今年2月再次強調要「深刻把握我國的產業發展特徵、體制機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因素,推動各相關方加強研究和成果運用,逐步完善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估值定價邏輯和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實際上定義是如何,大概目前仍未有標準答案。唯傳統定義的估值系統來自成熟的歐美股市,著重於股東價值行先、強調公司現金流、盈利。透過市場調節機制,能夠為股東帶來持續及有增長的回報,可獲得較高的市盈率(PE ratio)或市帳率(PB ratio)。
另一方面,中國官方提出的「中特估」,就特別指出例如是國企更著重「社會價值」。這些依從國家政策的公司,跟隨反壟斷政策、保障信息安全等,都是有利社會的經營模式,應該值得市場重估。
從摩根大通整合今年首季的估值數據,整體中國市場首季的預測市盈率僅為11.1倍,不但大幅落後美股的18倍,更連新興市場的12倍亦不如。這就不難想像為何官方會提出新的概念,希望令國企估值追上整體市場。
投機式炒賣跑贏大市
市場對此的演譯則很簡單,任何企業有「中國」一詞在內的均是潛在受惠者。按Tradingview數據,100億以上市值、名稱上有「中國」的股票,共有60隻,年內錄得升幅的有44隻,僅16隻跌。隨機式買入「中特估」,勝率高達73%﹔而同期恒成份股上升比例為37%,指數年內則跌2.4%﹔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向上比例為53%,指數年內升2.9%。(截至5月11日)
炒作之下有道理?
然而,隨著「中特股」自高位調整,投資者亦不得不問,究竟這是經濟重啟基本面不似預期之下,純粹市場一翻炒作,還是有一定邏輯?
以內銀龍頭工商銀行(1398)為例,根據aastocks數據,工行在去年10月見底,並在中國整體市況改善之下回升,加上「中特股」概念加持,估值回到3.9倍左右。不過其反彈幅度未見跑贏大市,即使股息率高達7.8%,投資者對其低估值高派息仍然不以為然。
對比美股摩根大通(JPM)市盈率為11倍,股息率僅為2.9%。
總結︰
建基於估值重估的「中特股」概念,在環球息口高企的情況下,對於價值型投資者或許是一個賣點。不過背後長年以來的風險因素,可否籍此而有所改變,值得投資者密切期待,而中國概念作為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Syfe為大家提供「中國增長」主題組合,持有中國廣泛A股,助投資者以簡單及低成本方式參與其中。
【限時開戶優惠】新客戶投入指定金額至靈活寶或其他組合,即享高達HK$500現金獎賞。立即了解更多。
靈活寶於2022年10月19日推出。靈活寶是一項全權委託的投資組合管理服務,由Syfe管理。靈活寶淨回報是指靈活寶在相應期間以美元計價的實際實現回報,扣除成分基金費用、Syfe 管理費(目前為零)、並將基金公司管理費回贈轉贈至客戶(目前約為 4bps)。靈活寶不是銀行的儲蓄或存款產品。投資涉及風險,靈活寶不提供任何保證或回報保證。
本資訊只供參考,並不構成或不應被詮釋為要約、招攬或建議作出任何投資。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投資決定所帶來的所有風險。如有需要,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過去的表現不一定代表未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應先考慮自己的個人情況 ,包括但不限於個人的財政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標及應考慮相關基金投資的性質、條款以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