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香港人不可忽視的退休危機

香港已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男性與女性平均壽命分別約83歲與88歲。長命百歲無疑是好事,但對退休規劃卻是不容忽視的現實課題。近年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越來越受關注:即個人退休儲蓄不足以支應晚年生活開銷的財務風險。本文詳細說明什麼是長壽風險及對不同層面的影響。

什麼是長壽風險?

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是指因實際壽命超過統計預期,導致退休資產耗盡的風險。長壽風險引起各界關注,因為長壽風險不僅影響個人與家庭,也對政府、企業(如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造成財務壓力。

  1. 個人與家庭:退休資金在生命週期結束前耗盡而陷入困境
  2. 保險公司與退休基金:受保險人群體存活率高於精算假設而產生的賠付壓力
  3. 政府與社會保障系統:整體人口結構老化導致的公共財政壓力

根據研究,香港人的平均壽命持續上升,然而大多數人的退休規劃仍基於過去的壽命預期,最終形成了退休資金缺口。

長壽風險|在香港退休需要多少資產?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但一般的退休年齡為60歲。有些公司會因應需要而延長僱員的退休年齡,個別公司甚至將退休年齡調升至65歲。有些僱員甚至可以續到70歲。此外,香港的公務員退休年齡也有不同規定,例如新入職的文職公務員退休年齡為65歲,而紀律部隊人員則為60歲。

香港有多個機構提供退休計算機,幫助市民規劃退休財務,例如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 (IFE)強積金局 (MPFA)

另外,滙豐銀行在2024第一季發佈的「退休策劃指標」顯示,香港人退休生活成本呈上升趨勢,基本退休生活開支較5年前大幅增加逾兩成。

以65至90歲的退休期計算,基本退休生活(住公屋、量入為出)每月預算為12,915至14,205港元,25年退休期需要411萬港元;若果要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私人物業已還清按揭,享受舒適生活),則需近1000萬港元。

然截至2025年二月,積金評級推算香港打工仔平均MPF賬戶結餘僅約28萬元,遠低於港人認為能夠舒適退休的金額,而且強積金通常需要到65歲才能提取。換言之,香港人基本上無法依靠MPF作為唯一的資金來源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方式。

如何應對長壽風險?

  1. 健康管理
    預防慢性疾病可降低醫療支出
  1. 提早儲蓄
    利用複利效應累積退休資產,例如從年輕起每月投入固定金額進行投資,並透過成本平均法積累長期財富。

【相關文章:香港打工仔退休攻略 累積財富的關鍵︰越早越好

  1. 通脹對沖工具
    投資通脹掛鉤債券(例如香港政府發行的iBond或實物資產有助於維持資產購買力
  1. 多元收入來源
    除了強積金和個人儲蓄外,將資金分配到不同類型的資產可降低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例如可考慮收息股、派息基金定期存款年金產品,甚至逆按揭等去構建自已的被動收入。
    【相關文章:2025年財富自由起步:如何在香港創造10,000港元每月被動收入

Syfe香港如何幫助你建立被動收入

Syfe作為香港領先的智能投資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選擇,幫助投資者輕鬆建立被動收入來源。我們的定制投資組合可包含多種收息資產,如股息ETF、債券ETF和REIT等,讓你無需龐大資金也能獲得分散且穩定的被動收入。

透過Syfe的專業投資團隊和智能科技,即使是投資新手也能輕鬆進行資產配置,獲得符合個人風險偏好的被動收入組合。你可以從小額開始,逐步建立被動收入,朝著財務自由的目標前進。

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最適合的投資組合

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Syfe為不同類型的投資者設計了相應的投資組合,助你實現1萬港元月度被動收入目標。

保守型投資者專屬方案

保守型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低,以保本為先的同時創造被動收入。

建議投資組合

以此回報率計算,創造每月1萬港元被動收入需投資約200萬港元。

獲得被動收入方法 – 永續債券懶人包:特點及投資風險

均衡型投資者專屬方案

均衡型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中等,同時追求資本增值與穩定收入。

建議投資組合

以此回報率計算,創造每月1萬港元被動收入需投資約173萬港元。

進取型投資者專屬方案

進取型投資者具有高風險承受能力,在製造被動收入的同時追求高回報。

建議投資組合

以此回報率計算,創造每月1萬港元被動收入需投資約156萬港元。

開始你的被動收入之旅

無論你是希望每月增加幾千港元的額外收入,還是計劃建立足夠的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現在都是開始行動的最佳時機。

立即登入Syfe平台或參加我們的線上理財講座,了解如何根據你的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量身定制最適合的被動收入投資策略。我們的理財顧問隨時準備為你提供專業建議,助你踏上財富自由之路。

讓你的閒錢為你工作,實現財務自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本文僅供參考,不應視為財務建議。本文無意推銷任何特定投資,也無意提供或建議買賣任何特定證券。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投資金額的風險。過去的回報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投資者應考慮自身情況。此處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從事任何投資活動的要約、任何招攬、邀請或建議。本文章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