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為家人將來生活打算,定期壽險定還是終身壽險較好?

「係愛定係責任?」人壽保險可以是一種對家人愛和負責任的表現,然而市面上的人壽保險計劃五花八門,你知道自己需要甚麼類型的保險嗎?定期壽險(Term Life)和終身壽險(Whole Life)有甚麼分別呢?保額和保費又應該如何計算呢?

計算人壽保險的保障需要主要有「 Human Life Value Approach」 和「Needs Approach」兩個方法。以一個 35 歲男士,有一個 3 歲的女兒及 500 萬物業按揭為例,如果以「Needs Approach」計算,人壽保障需要大約是 900 萬(詳細計算方法可以參考《人壽保險買幾多先夠?了解兩大保額計算方法!》)。

看到 900 萬的人壽保障額,有人會覺得數目很大,而且覺得保費一定也會很貴。真的是這樣嗎?那要視乎購買的是甚麼類型的保險。如果單從保障的角度,人壽保險主要可分為提供固定期限保障的定期壽險(Term Life)及提供終身保障的終身壽險(Whole Life)

甚麼是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又稱「純人壽保險」,一般沒有投資成份)是指保障年期固定及有期限的人壽保險。一般是每年、每五年或每十年續保,期間保費固定不變。續保時保費亦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通常定期壽險都不會提供終身保障,只會保證續保至某個歲數,例如 85 歲。由於保費反映實際年齡,年輕時保費便宜,年紀大時保費將會變得昂貴。定期壽險沒有投資成份,保費主要包括保險成本(Cost of Insurance, COI)及其他費用,如:行政費等。

甚麼是終身壽險?

除了提供終身保障外,終身壽險還會有投資成份,變相等如透過保險公司替自己投資,所以有些人會稱為「儲蓄壽險」。保險公司的投資通常比較保守,大部分資產會投資在高評級的債券(例如政府債券)。由於債券持有至到期(假設沒有違約)的回報是固定並且可以預期,因此終身壽險能夠提供保證的回報。

一般而言,這些保證的回報長期會比銀行的存款利率為高。不過,過去一段長時間環球息口持續向下並維持於低水平,債息同樣處於低位。因此保險公司會相應增加其他投資以提高儲蓄壽險的回報(例如高分紅的藍籌股票或部分於物業市場收租)。保險分司的投資都是以收取穩定的收入為主要目的,並非為求賺取短期的資產升值。總括而言,這些都是保險公司不能完全控制的回報,因此保單中有部份回報是非保證的。

因此,定期壽險的保費會較終身壽險便宜得多。不過要注意定期壽險始終是有期限的保障,而且保費會隨著年歲增加,假設一個人同時買了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一段長時間後,定期壽險的保費可能會超過終身壽險。

比較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下表簡單比較定期壽險(Term Life)和終身壽險(Whole Life)的主要分別。

 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保障期限有期限通常每 1 / 5 / 10 / 20 年續保,直至 85 歲終身保障或至 100 歲
保費保障期保費固定不變,保費於續保時根據實際年齡調整保費較便宜一般有固定供款年期(例如 5 年、10 年、15 年或 20 年等)供款期內保費固定不變
儲蓄成份通常沒有(個別計劃會在保單期滿時退回保費)有現金價值及/或週年紅利
表一

驟眼看來,終身壽險的供款年期固定,又提供終身保障,兼有投資成份,相較定期壽險似乎吸引得多。不過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心水清的讀者一定會想到,這些優點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以一個 35 歲不吸煙人士為例,如果購買 100 萬每年續保或每 20 年續保的定期壽險,相比一份 20 年供款期的終身壽險,每月保費分別為 HK$53,HK$144 及 HK$1,460。(不同保險公司的計劃不盡相同,這裡只列舉個別例子以作參考,有需要時宜比較清楚再作決定)。(詳細可參考下表二)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20 年供款)
保障期限每年續保直至 85 歲每 20 年續保直至 85 歲終身保障
每月保費(HK$)$53$144$1,460
保費調整每年自動續保,保費於續保時根據實際年齡調整20 年保障期保費不變,保費於續保時根據實際年齡調整保費固定不變
表二

可能有讀者會覺得每月負擔 HK$1,460 的保費也不是大問題,相信有這個想法的多數是中產人士,那麼他們的實際人壽保障需要應該不只 100 萬。如果像上述例子,一個典型中產家庭,有一個小孩子及尚未供完的按揭貸款,實際人壽保障需要可能高達 800 萬至 900 萬。那麼讓我們看一看如果購買 800 萬保障額的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每月保費又是多少(表三)。相信沒有太多人願意每月供萬多元購買一份終身壽險。如果有實際的人壽保障需要,卻因為預算的關係,而購買不足額的終身人壽保險,更是本末倒置。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20 年供款)
保障期限每年續保直至 85 歲每 20 年續保直至 85 歲終身保障
每月保費(HK$)$426$1,008$11,519
保費調整每年自動續保,保費於續保時根據實際年齡調整20 年保障期保費不變,保費於續保時根據實際年齡調整保費固定不變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讀者可以從幾方面考慮,包括實際的保障需要及個人預算,需要保障的年期,以及如何運用資金。

  1. 實際保障需要

首先是考慮實際的保障需要,舉例來說,一個有小孩子的中產家庭,一旦家中的經濟支柱因為疾病或意外離世,將會對年幼的小孩子造成很大的衝擊。可能很多人已經因此買了人壽保險,但是保障額真的足夠嗎?事實上很多人低估了自己實際的保障需要。詳情可以參考《 人壽保險買幾多先夠?了解兩大保額計算方法!》。保障額分分鐘以千萬元計。如果購買終身投資壽險,保費將會非常昂貴。因此在這個情況下,購買定期壽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1. 保障年期

保障年期也是一個考慮因素。以上述例子為例,需要保障的年期可能到 65 歲已經足夠,因為到時子女也已長大成人,無必要買終身壽險。相反有些人的理財目標可能是終身的,例如資產傳承計劃,希望將個人的資產倍大並留給子女。因為人壽保險的身故賠償有槓桿作用,賠償額可以是保費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這個情況下,定期壽險未必適合。為甚麼呢?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會離世,如果購買了保障至 80 歲的定期壽險(屆時的保費將會非常昂貴),假如到 81 歲才離世,則所有的保費都是白交的。這情況可能萬用壽險或終身壽險配合保費融資會更適合。而且終身壽險的回報是複息增長,時間愈長,回報愈吸引。因此對於資產傳承等長時期的理財目標,終身壽險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1. 投資取向

最後,如何運用資金也是一個考慮因素。由於終身壽險保費相對定期壽險較貴,對一些不擅長投資,只是將錢放在銀行的人來說,如果你想以低成本靈活地管理財富,又想好好利用複息效應的話,你大可以選擇使用年費較低的智能投資平台以節省管理費及選股時間,並購買消費型保險作為保障。

總括而言,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各有不同,我們應該了解清楚不同產品的特性,再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及需要做選擇。

原文(定期壽險 VS 終身壽險)由 Bowtie (「保泰人壽」)提供,由資深財務策劃師林正宏撰寫。Bowtie 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Bowtie 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如想了解更多有關保險/健康的資訊?歡迎瀏覽 Bowtie 專欄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