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很多打工仔都過著朝九晚八的人生,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平日有儲蓄也會投資,但與「財富自由」卻是那麼的遙遠,甚至逐漸由中產階層往下流,淪為餐搵餐食餐餐清的「月光族」。到底成功是否只可靠父幹或運氣?幾時先等到印度神童口中所謂的「窮人暴富日」?
30 個富人習慣你有幾多個?
在《習慣致富》一書中提到,「觀念」才是力量的真正根源,如果想晉身有錢人的行列,就要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思維,培養致富的習慣﹗
作者之一的 Tom Corley 花了五年時間,研究 233 位百萬富翁的生活習慣,其中 177 位是白手起家,想要找出他們做對了哪些事。同時,他亦觀察了 128 位在貧窮線上苦苦掙扎的人,試圖找出他們做錯了甚麼。
窮人害怕變化唯改變才能致富
作者還發現,原來有錢人跟窮人在想法上有很大分別,例如富人善用金錢投資 V.S. 窮人想著消費;富人會用錢來增值財富 V.S. 窮人只擔心錢會用光,以及富人會擁抱改變 V.S. 窮人害怕變化。我們能否能成為有錢人,很大程度取決於以下 30 個生活習慣和觀念。
- 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並每天遵循這些好習慣
- 定義自己的夢想,針對夢想設定目標,且每天專注於此
- 每天花 30 分鐘增加知識和提高技能,每天投資自己
- 每天花 30 分鐘運動,每天都吃健康的食物
- 設法和立志成功的人建立關係
- 每天的生活處於節制狀態
- 每天都會針對目標採取行動
- 每天運用財富管理思維
- 把收入的 10% 先存起來,靠其餘的 90% 過生活
- 每天控制自己的言辭和情緒
-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 永遠不會放棄夢想
- 只接受正面信念,消除所有的負面信念
- 請教成功的導師
- 每天專注在夢想和目標上,不會讓自己從目標分心

- 只設定好目標,避開壞目標
- 不害怕風險,會冒險幫自己達成目標和實現夢想
- 每天保持耐性
- 設法超越別人對我的期望
- 創造多個收入來源
- 利用槓桿的力量,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和實現夢想
- 不讓害怕或懷疑阻止自己對目標和夢想採取行動
- 尋求別人的意見回饋
- 請求別人提供想要或需要的東西
- 編製自己的個人化要做的事項清單,而且每天嚴格遵循
- 為了向別人學習,不怕問問題
- 付出自己的時間,而不期望回報
- 努力每天快樂
- 訓練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 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助自己達成目標和實現夢想
事實上,上述 30 個習慣並非一些嶄新及突破性的理念,反而更偏向是老生常談的大道理,然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大家是否願意及有能力去「改變」。要改變一個人的固有思想、價值觀及習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很多時都是知易難行,難以跳出個人的舒適圈,或是只是表面模仿有錢人的習慣,而不是打從心底認同及真正透過行動作出改變,最終都會半途而廢。
富人習慣可套用於投資理財
在上述的習慣中,有幾個特別適合套用於投資市場,例如習慣(2)提到的先要設定目標,並專注於此。投資也是如此,我們應為未來設定財務目標,才能制定投資方案及選擇合適的工具,按部就班地實踐。
習慣(9)將收入的 10% 存起來,雖然金額看似不多,但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慢慢積少成多,並在複息效應下,讓資產猶如「滾雪球」般增長。
最後是習慣(17):不要害怕風險,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但風險同時也會與回報掛勾,只要我們以長線投資為目標,選擇可靠的產品或交由專業的投資顧問管理,就可於可控的風險下累積財富,逐步向有錢人的行列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