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股市下行做好準備:實用指南

最近看到新聞了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關稅又成了焦點,埃隆·馬斯克與DOGE相關的新計劃掀起了波瀾,全球市場正在對政策不確定性做出反應。而投資者?大家都感受到壓力了。從高峰開始,標普500指數已下跌了6.6%,納斯達克100指數更是暴跌了9.6%(截至2025年3月6日)。

如果你最近看著投資組合感到胃部一陣翻騰,別擔心,你不是唯一一個。市場回調總是讓人焦慮,讓我們忍不住想:「這是大崩盤的開始嗎?我是不是應該全部賣掉持有現金?」但在做任何倉促決定前,讓我們先冷靜下來,換個角度看問題,專注於我們能夠控制的事情。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市場下跌其實很正常(而且是暫時的)

股市調整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它就像是股票投資的自然組成部分。想像一下學習衝浪:海浪是海洋中不可避免的,市場波動也是投資旅程的一部分。關鍵不是避開波浪,而是學會如何駕馭它們。

歷史上,標普500指數平均每年都會有約16%的回調。但儘管幾十年來發生了各種危機、衰退和金融衝擊,長期來看,市場總是會復甦並且創新高。想想過去二十年的幾次重大市場下跌:

  • 互聯網泡沫(1999年)—— 科技股崩盤時大家都覺得世界末日到了,但那些沒有驚慌的投資者最終看到了科技行業再次興盛。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 市場看起來像是要永遠崩潰了,但堅持投資的人後來見證了強勁復甦。
  • 2020年新冠肺炎崩盤 —— 股票幾週內狂跌35%,但幾個月後就反彈到了新高點。

關鍵啟示是什麼?每次重大市場拋售當時看起來都像是世界末日,但歷史一次次證明,堅持才是王道。

如何為市場崩盤做好準備(而不是被動應對)

我們無法預測這次拋售是否會變成大崩盤(坦白說,這不是我們的基本預測),也無法知道下一次市場下跌何時到來。但我們可以採取行動,增強自己的財務實力,更好地應對波動。

這裡有個三步走的指南,幫你做好準備。

1. 鞏固你的財務基礎

問問自己:如果明天股市崩盤,你會被迫賣出投資來支付日常開支嗎?如果答案是「會」,那麼是時候增加你的應急基金了。有6-12個月生活費用的現金儲備,可以確保你在市場動盪時不必被迫賣出投資。

小提示:你的應急基金不必閒置不用。考慮一下Syfe靈活寶,它比普通銀行賬戶提供更高的回報,最新收益率達4.2% p.a.,同時保持隨時可用的流動性。

也是時候檢視一下你的槓桿了。用借來的錢投資可能會放大收益,但在市場下跌時也會加倍你的損失。確保你沒有過度槓桿,這樣你才能從容面對市場波動。

2. 了解自己對風險的真實反應

除了財務能力,情緒承受力對長期投資成功同樣重要。

《金錢心理學》的作者摩根·豪塞爾有個很好的觀點:我們每個人與金錢的關係——由成長環境、個人經歷和職業穩定性塑造——都大不相同。所以,我們對風險的反應自然也各不相同。

坦誠面對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很重要。很多投資者在牛市時覺得自己是風險承受高手,但熊市一來就慌了手腳。記住,最好的投資組合不是回報最高的——而是你能在各種市場環境下都堅持持有的那一個。

問問自己:

  • 如果我的投資組合一個月內跌了20%,我還能睡得著覺嗎?
  • 當頭條新聞都是「股災來了!」時,我能忍住不賣出嗎?
  • 我真的相信我的投資策略,還是只是跟風而已?

如果你發現自己每次市場下跌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那麼可能是時候重新評估你的資產配置了,建立一個無論媒體怎麼報導都能讓你安心持有的投資組合。

在Syfe,我們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如果你想降低投資組合風險,可以考慮增加這些配置:

  • 收息寶— 平均具有投資級評級,派息率相當吸引人(6.0%-8.6%年息)的債券和多資產投資組合。最近債券市場也有點波動,但收息寶展現了不錯的抗跌能力,今年收息寶-恒常組合增長了2.1%,收息寶-進取組合增長了2.3%。
  • 定息寶 — 通過香港領先銀行的1、3或6個月定期存款,為閒置資金賺取高達3.9%年息的固定回報。
  • 靈活寶 — 基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組合,每日都有流動性,無鎖定期,美元最新收益率為4.2%年息。

3. 制定明確的行動計劃

知道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期間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嗎?就是不知所措,完全凍結了。沒有明確的計劃,恐懼就會接管一切,導致衝動決策,破壞長期回報。相反,為市場下跌時的反應制定明確的規則很重要。

有個簡單又有效的策略是平均成本法(DCA)——定期(比如每月)投資固定金額,來平滑市場波動的影響。

即使你的入市時機不是最佳,平均成本法長期來看仍能帶來不錯的回報。舉個例子,假設一位投資者每月投資2,000美元到全球股票,持續12個月,然後持有兩年。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特意選擇了表現不佳的入市年份:2018年(全球股票下跌7.5%)和2022年(全球股票下跌18.9%)。儘管入市時機不佳,平均成本法仍然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平均成本法的威力:即使在市場下跌時投資

開始平均成本法年份20182022
平均成本法期間2018年1月-12月2022年1月-12月
每月投資($)2,0002,000
總投資金額($)24,00024,000
兩年後投資組合價值($)31,41132,825
簡單收益率(%)30.9%36.8%

資料來源:Syfe研究,基於MSCI全球指數計算。貨幣為美元。僅供說明之用。

如果你還沒有計劃,現在正是好時機。在Syfe App中,只需點擊一下,你就可以輕鬆設置向環球百份百股票組合(Core Equity100)的定期轉賬。

最後的話:做好準備,不要預測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次市場崩盤何時到來,老實說,這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準備得有多充分。下次當市場開始動盪,恐懼感湧上心頭時,記住這幾點:市場調整是正常且暫時的;你的財務習慣——儲蓄和風險管理——比試圖抓住市場時機更重要;有一個堅實的計劃能幫助你保持理性,而不是情緒化決策。

所以,深呼吸,堅持你的策略,相信歷史一次次證明的真理:耐心的投資者最終都會獲得回報。

想了解更多?閱讀這些文章:

本文僅供參考,不應視為財務建議。本文無意推銷任何特定投資,也無意提供或建議買賣任何特定證券。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投資金額的風險。過去的回報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投資者應考慮自身情況。此處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從事任何投資活動的要約、任何招攬、邀請或建議。本文章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